当前位置:首页 > 数码频道

(聚焦海峡论坛)两岸演师传承布袋木偶戏:从“花开两朵”到融合并进 即时看

【港澳台专线】(聚焦海峡论坛)两岸演师传承布袋木偶戏:从“花开两朵”到融合并进

中新社厦门6月18日电 题:两岸演师传承布袋木偶戏:从“花开两朵”到融合并进

作者 叶秋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身似行云流水,气势皓月清风,一袭蓝袍飘逸,头发飘扬……”17日,在厦门举行的海峡两岸布袋木偶戏艺术节上,来自台湾的台中声五洲掌中剧团团长王英峻用闽南语唱念着人物出场诗,他的“00后”徒弟陈鹏安则在一旁表演金光布袋木偶戏,配合十分默契。

6月17日,在厦门举行的海峡两岸布袋木偶戏艺术节上,王英峻(右一)与两位“00后”徒弟一起表演金光布袋木偶戏。 中新社记者 叶秋云 摄

陈鹏安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自10岁开始学金光布袋木偶戏,至今已有近8年时间,课余时间与它为伴。“我的爸爸也是从事这个行业的,从小就喜欢看他表演。现在,我想从他的手上接过这个接力棒。”

近年来,传统艺术行业“不景气”,陈鹏安担心金光布袋木偶戏会被慢慢取代。他表示,像金光布袋木偶戏这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要传承下去,不然会失传。

“传统艺术很重要,需要大家一起来学习,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存下来。”与陈鹏安抱着一样想法的,还有王英峻的另一位“00后”徒弟魏宏程。他认为,金光布袋木偶戏很特别,比手机游戏来得好玩多了。

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魏宏程告诉记者,现在,身边的朋友都知道他在学金光布袋木偶戏。透过他,带动了许多台湾年轻人去了解、接触金光布袋木偶戏。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金光布袋木偶戏就由漳州布袋木偶戏演变而来。据王英峻介绍,布袋木偶戏从漳州传到台湾后,经过发展演变,引入了更多现代戏中的声、光、电效果,朝着霹雳戏、金光戏的方向发展;而漳州的布袋木偶戏则更加注重掌上基本功,力图塑造更加逼真的人物形象。

百年来,两岸布袋木偶戏班在海峡间舟楫往来,血脉不断。王英峻与著名布袋木偶表演艺术家庄晏红二人之间的交流、交往就是鲜明的例子。

“我和晏红姐就像姐弟一样,一起传承和弘扬布袋木偶戏。”王英峻表示,有演出,就有传承。两岸有布袋木偶戏方面的演出或是展览,他们都会邀请对方参加,“就这样,越来越熟、越走越亲”。

“以木为偶,以偶做戏”,历经岁月更迭,漳州布袋木偶戏在新时代以交流融合为基,迸发出更多文化魅力。把木偶操纵得随心所欲、得心应手的,还属今年已80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庄陈华。

台北木偶剧团主演吴声杰在台湾表演传统布袋木偶戏多年,他十分仰慕庄陈华,2011年,赴漳州拜庄陈华为师。“来这边(漳州)跟老师学习,就像挖宝一样。”

两岸布袋木偶戏源出一脉,各自发展后如今再度交流融合,在庄陈华与吴声杰师徒俩身上得以体现。

6月17日,在厦门举行的海峡两岸布袋木偶戏艺术节上,80岁的庄陈华(右一)正在指导吴声杰(左一)表演布袋木偶戏。 中新社记者 叶秋云 摄

此次两岸演师同台表演,再次引出两岸布袋木偶戏的传承话题。吴声杰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看短视频、赶潮流,但流行的趋势变换很快,可传统艺术是永不褪色的,因为其底蕴深厚。“布袋木偶戏有它的魅力所在,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完)

推荐DIY文章
realtek高清晰音频管理器设置话筒的操作方法
使用cmd命令查看电脑配置的操作方法 快播报
win11右击任务栏打开任务管理器教程
每日短讯:win11最新激活方法
腾讯会议参会人员导出教程|观天下
word字体放大少了一截解决办法
精彩新闻

超前放送